老茂生曾经的辉煌
老茂生是长春一家糖果厂的名字,1956年公私合营后老茂生搬到了长春现铁北二路附近,建厂投产后效益一直不错,所产糖果的很大一部分都销往东南亚国家。随着市场经济转型,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,1991年老茂生彻底停产,之后被吉林市一家企业兼并,但老茂生品牌已经很少使用。至此,老茂生糖果在长春人的视线中消失了。
直到现在,每当想起上世纪60年代在长春市老茂生食品厂(以下简称“老茂生”)学工(即学生到工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)的日子,曲女士仍感觉像吃了老茂生糖果一样,心里甜甜的。在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曲女士记忆中,当初老茂生糖果的名号一点不亚于现在的大白兔奶糖。
老茂生是长春一家糖果厂的名字,1956年公私合营后老茂生搬到了长春现铁北二路附近,建厂投产后效益一直不错,所产糖果的很大一部分都销往东南亚国家。随着市场经济转型,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,1991年老茂生彻底停产,之后被吉林市一家企业兼并,但老茂生品牌已经很少使用。至此,老茂生糖果在长春人的视线中消失了。
老茂生“丢”了,却带不走长春人对老茂生的记忆。18日,记者走访老茂生原址,一位留守办公室的老厂长告诉记者,2006年,国内某企业将老茂生厂区和地皮整体收购,还未对厂房和土地进行重新开发。包括他在内的6个老员工,在老茂生的最后一班岗一直站到了现在。
百年的糖果记忆
追溯历史,老茂生的创立时间可谓久远,大约是清光绪十五年的秋天老茂生糖果作坊就正式在长春开业了,当年这在长春也算是一件大事了。
开设老茂生糖果作坊的人家姓康,由于糖果纯手工制作,味道醇正,每天来老康家买糖果的人络绎不绝。据记者了解,由于当时销路很好,老茂生院子里的甜菜经常会堆得跟小山似的,而最有名的一个品种就是冰糖,起名为“红梅牌白冰糖”。另外,在长春人中流传较广的还包括小人酥、人参软糖等种类。
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,老茂生糖果作坊已经能生产出300多种各类糖果,解放后公私合营老茂生糖果作坊变成了老茂生食品厂,而厂房就在现在长春铁北二路利国街上。
18日,记者来到利国街,一位在附近生活近20年的陈大爷对记者说,“老茂生当时是远近闻名的厂子,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,由于工人数量众多,每天上下班时间内都会有如潮的人群涌进厂房,甚至还自发形成了市场,当时的场景非常壮观。”
西哈努克的软糖
在18日的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,老茂生的名气的确非常响,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对老茂生都有一种特别的感情。甚至这种感情还存在于外国人身上,原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就是老茂生的“粉丝”。
那是1976年,聂荣臻元帅陪同西哈努克亲王来长春,他们特意到老茂生来参观访问,当时厂里生产一种叫冰淇淋可可的软糖,借这次访问中国的机会,西哈努克特意来到老茂生品尝了冰淇淋可可软糖。据传,当时西哈努克吃了软糖后怎么也忘不了。
西哈努克的这次访问主要是在东北,但当他到了哈尔滨后又问聂帅,老茂生的冰淇淋可可软糖还有没有了。为了不让西哈努克失望,聂帅立刻派人返回老茂生,带了一些特制的冰淇淋可可软糖。当年,老茂生的工人一提起那段往事,都会骄傲地讲上一段西哈努克吃软糖的故事。
18日,陈大爷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老茂生的糖是出了名的好,不然也不会销往东南亚国家。不仅是出口,当时国内很多省市也都争着进老茂生的糖果。
1/3世纪的辉煌
沿着亚泰大街一直往北走,紧挨开关厂南侧有一个胡同,这就是利国街,也是老茂生原厂所在地。记者在那里看到一座黄白相间的二层老楼,这就是当年老茂生的办公楼,尽管早已废弃,但有几个人在这里留守。
在办公楼的二楼一间房间内,记者见到了原老茂生冰糖厂贾厂长,尽管贾厂长不愿透露留守在此的真正原因,但从与其聊天中可以感觉到,这位年过六旬的老厂长对老茂生的特殊感情。“1956年公私合营老茂生就搬到了这里,在当时计划经济年代里,老茂生的糖果颇受人们的喜爱。之后经历了几次高层调动,由于不同人对生产的不同看法,包括生产技术和设备在内的很多变化让老茂生经历了几次大的变迁。”贾厂长说。
因为意见分歧、资金困难等诸多原因,老茂生终于在1991年破产倒闭了,从1956年建厂到1991年倒闭,老茂生历经了30多年的辉煌。
市场经济的变革
“如今老茂生厂房以及厂房下面的地皮都已经卖给别人了,据说卖给了一个江苏的企业,但厂房被卖掉的三年多以来,新公司一直没有实质性动作,也不见有人考察,这块地究竟是建新厂房,还是开发成商业住宅或者别的大家都不清楚。”
贾厂长认为,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,正是老茂生从兴到衰的内在原因。在计划经济时期,国内的工厂并不愁销路,做多少就能卖多少。但随着市场逐渐开放,一些新兴的糖果企业迅速建成投产,甚至有一些外地来的糖果商就在老茂生的厂区内租一个房间,然后开始加工生产糖果。时间长了,人们发现糖果并不是只有老茂生一家,而且在激烈的竞争下,老茂生又没有一个统一的销售方案,逐渐地老茂生失去了竞争力,反而被一些后来而上的糖果商赶超,老茂生的市场份额被进一步压缩。
特色经营的考量
历经1/3世纪的辉煌,一个长春人自己的老品牌就在长春人的眼皮底下走向了没落,甚至衰亡,这其中究竟隐藏了怎样的历史变故,让老茂生走向灭亡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?
18日,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小组专家组组长、著名民俗学家曹保明一针见血地指出,企业没有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坚持自己的特色,是最终导致品牌灭亡的根本原因。而一个老品牌要想长期的经营下去,必须要有一个好的传承人。
“其实,全世界范围内的老品牌都面临同样一个问题,那就是如何将精心打造的具有良好口碑的品牌传承下去。这不是某个企业或者某个个人所面临的问题,而是所有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都要经历的过程。但关键是要有自己的特色,很多老品牌都是在公私合营后逐渐丧失了自己的特色,最后丧失了核心竞争力,这是企业倒闭的根本原因。”
曹保明举例说,日本一个老企业生产一种烤刀鱼,每天这家企业只生产200条,多一条都不做,甚至很多国家元首专程到日本去品尝,但不论是谁,不论是哪个国际明星,只要当天的生产任务达到200条,这家店都绝对不会再卖了。实际上,这就是一个老品牌维持自身特色的很好的例子,如果我们中国的老企业也能借鉴这种做法,那么一定会产生更多世界知名的老品牌。
曹保明认为,一些濒危老字号都在承受着开放的市场对它带来的威胁,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也要努力去适应市场。特色的传承人和法人也是企业得以长期存活下去的关键因素,市场竞争中难免会遇到困难,但千万不可丢掉特色。而且,在市场化越来越突出的现在,盲目走市场化的路子也是导致老品牌最终灭亡的原因,企业只有找到最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手段,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。